曾看过刘墉的一篇散文,写蜘蛛妈妈产了一团卵,每天绕来绕去地守护着。小蜘蛛孵化了,跌跌撞撞地攀爬,好像蹒跚学路的孩子。蜘蛛妈妈每天忙着把各种猎物咀嚼成碎末喂养初生的孩子。孩子逐渐大了,一阵风吹来,小蜘蛛被风吹了起来,牵着一根根妈妈织的丝,像雨丝又像降落伞,在空中飞舞,最后飘向远方,永远不再回来。蜘蛛妈妈冷静沉着地目视着骨肉的远去,似乎没有一丝忧伤。
看着这篇散文,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阳光下小蜘蛛背后牵引着的那丝丝细线所发出的耀眼的光芒,犹如母亲的目光。我想蜘蛛妈妈以更为凝固、沉静的母爱给予她的孩子们抗击风雨的力量,这是母亲馈赠给孩子们的生命礼物。
于是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母亲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的一生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口红时装。同许多农夫一样,日出劳作、日落归家。她的青春同汗水一起滴入酽酽泥土,肥沃土地。
母亲年轻时是个美丽的少女,高挑苗条的身材,两条又粗又长的麻花辫垂在胸前,灿烂如花的笑颜印记在19岁发黄的相片里。我常想,母亲青春年少时,是否有过梦想的天堂?20岁,母亲嫁给了勤劳能干的父亲,母亲的魅力青春在步入婚姻后不久便被一阵阵嘹亮的婴儿啼哭所割埋,从此相夫育儿,为生活奔忙,直至两鬓染上白霜。
母亲一生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过对自己前途的美好展望。母亲常说她的希望全在我们姐弟几个身上。母亲常说别人家积财,我家积人。母亲说财是死的,人是活的。
岁月不经意地在母亲曾红润的脸上刻上了一道道皱纹,母亲渐渐老了,而换来的是她的小鸟日渐丰满茁壮。长大后的我同所有的女孩一样,追求漂亮的服装、舒适的工作、小资的生活。喝着咖啡,拿着一本书,发着钱不够花的牢骚。而每每此时,我的心底总会问,母亲这一生拥有过什么?
母亲是渔民的女儿,在她二十岁之前是外公外婆的娇女儿。是什么让她依然挽起裤管,趟进散发着农药味、腐臭味的稻田,顶着炎炎烈日学插秧?母亲说,没有办法,靠你们父亲一个人养活不了全家。就是这母爱,让母亲从一个娇女儿成为了一个强壮的农家妇女。在挣工分的年代,母亲的工分与一般男劳力相当。我的父母是勤劳淳朴的农民,他们不会溜须拍马,甚至不会说漂亮的客套话。他们没有背景没有靠山,靠着实打实的劳动把子女养育大,并在八十年代中期盖起了村里还不多的四幢楼房,最重要的是,还鼓励支持他们的每一个孩子努力学习,都考入高一级的学校,在九十年代中期,每年花费三四万浸渍着他们汗水的辛苦钱让孩子们去求学,往更高的地方攀登。
母亲是文盲,才进过一天学校,就被我经常高谈阔论女孩读书为别人家的外公拉回家。母亲不认识字,却竭尽所能让她的孩子一个个读上去。母亲说只要你们肯读,砸锅卖铁也心甘情愿。母亲深刻地体会没有文化的痛苦,每当我们和父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国家大事侃侃而谈的时候,母亲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说,读过书就是不一样。母亲总自嘲自己是“亮眼瞎子”,因为痛苦着自己的痛苦,所以母亲不肯让她的“小鸟”也受同样的苦。
我永远记得我读小学二年级时的那件事。有天晚上,我边洗脚边摇头晃脑读着课文,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篇有关于小猴子捞月亮的课文,我稚声稚气地读着“……不好啦,不好啦,月亮掉进井里啦……”母亲在旁边微笑着看着我问,那么多字你都认识?我说老师都教过了嘛。那些字看起来都差不多,你怎么不会搞错?你是怎么记住的?母亲的表情十分惊讶,又似乎有些崇拜,崇拜才读小学二年级的我。那一天,我懂得了母亲对知识的渴望与绝望。从此,那一盏昏黄的灯下,一个小女孩读着“月亮掉进井里啦,月亮掉进井里啦”的画面铭刻在我一生的记忆里,鞭策着我为了父母,为了自己奋发学习。
如今,妈妈的“小鸟”都已经长大了,“小鸟”也都有了下一代。母亲养育了我们,又给我们养育下一代。愁了一个又一个,此愁绵绵无期。孩子无论长多大,在母亲眼里永远是小孩,孩子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姐姐98年去日本工作就在日本定居了,21年来团聚的时日屈指可数,母亲要我买一张世界地图挂在墙上,叫我把舟山和姐定居的城市分别划上圈并连线起来,母亲说这样我们一家人还是在一起。
母亲不懂什么叫家风什么叫信念,但她用她的言传身教告诉她的孩子们,人的一生靠的是自己的拼搏。我的父母用勤劳的双手为他们的孩子创造了广阔的天空,他们全心全意,一步一个脚印凭着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一个幸福的阶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又给了我们丰厚的生命礼物,那就是脚踏实地,顽强拼搏,自力更生。我们的父母没有为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成家立业给予经济支持和帮助,但就靠着这珍贵的生命礼物,我们姐弟刻苦学习,考取高等学府,又凭借自身努力,获得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他们给的生命礼物已经弥足珍贵。我骄傲,我是我的父母的孩子。
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艰难的磨砺,我的父母告诉我们自己的力量是最重要的。这就像蜘蛛妈妈,以宽博的母爱让小蜘蛛去独自抗击成长过程中的磨砺,让他们在一次次抗击中积累力量,茁壮成长。我的母亲就是蜘蛛妈妈,以无限柔情哺育孩子长大,以刚强理智给予孩子们独自承受暴雨肆虐的勇气。这生命的礼物是如此厚重,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犹如哲人矗立在每个孩子的心上。
作者:定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戴惠萍
|